2024-03-27 12:35
中国江苏网
河海大学海洋学院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效、稳定、简易及自动化程度高的微藻培养装置,有望革新传统微藻培养模式,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微藻是一种营养价值高、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"水中宝藏",在改善水质、防控疾病、提升水产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然而,传统微藻培养装置存在产量低、容易染菌等诸多痛点。该团队针对性地开展攻关,从三个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:
一是创新采用"光能+有机碳"双驱动的混养模式,打破光照限制,显著提高藻种产量和繁殖速率。试验表明,混养模式使小球藻产量比传统装置提高8.14倍,培养周期缩短60%。
二是利用射线辐照和物理过滤构建三重无菌防线,确保藻液纯度,大幅降低养殖病害风险。在该装置培育的小球藻,其生物量是传统光养法的2.4-2.8倍,营养成分含量也有20%-30%的提升。
三是应用大数据建立微藻智能生长模型,通过双系统实时监测调控,使藻种始终生长在最佳环境中,培养过程精准可控。

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应用中,投喂该装置培育的紫球藻和三角褐指藻藻液后,对虾成活率提高40%-45%,体长增加0.11-0.56cm,效果十分显著。该装置外形简约,一体化设计,全自动运行,简单易用,可大幅降低养殖户使用微藻的成本和工作量。
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装置的问世,将为广大水产养殖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微藻培养新模式,有望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向绿色化、优质化、智能化的方向迈进,为养殖户增产增收、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护航。目前,该装置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,有望在未来2-3年内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应用。( 刘书辰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)

